2023-01-11
在OLED显示屏上,当一个像素是纯黑色的时候,该像素将会被关闭并且不消耗能量,这时如果显示屏显示的是大面积的黑色像素,将会大大降低显示屏消耗的电量。此外,晚上躺在床上看手机时,还是在黑色背景下阅读白色文字对眼睛的刺激要小一些。
不知从何时开始,我们的聊天工具逐渐变成了微信。但微信更新的暗黑模式,却很少有人使用。
用户在将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后,即可开启暗黑模式。开启后,微信首页、聊天页面、发现页面、公众号文章页面、视频号页面、搜一搜页面、微信支付页面等都将自动转为深色。
其实微信的暗黑模式和手机的暗黑模式一样,都是在夜晚降低屏幕亮度,转为黑底白字。这种暗黑模式到底好不好用呢?
某些情况下暗黑模式更省电
暗黑模式有什么直接作用呢?暗黑模式可以节省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)显示屏的电量。从电池电量的角度来说,在具有OLED显示屏的设备上,暗黑模式其实是优于明亮模式的。这是由OLED屏幕的工作方式导致的。
在OLED显示屏上,当一个像素是纯黑色(偏离一点点都不行)的时候,该像素将会被关闭并且不消耗能量,这时如果显示屏显示的是大面积的黑色像素,将会大大降低显示屏消耗的电量。
换句话说,使用OLED显示器,显示黑色屏幕的白色文本要比白色屏幕的黑色文本更省电。不过这里面有一点要注意,只有像素完全是黑色的,才会省电。如果像素只是非常深的灰色或虽然非常黑但不是纯黑像素的时候,就不会有省电的效果。出于美观的原因,许多深色模式会用深灰色,而不是OLED真正能省电所要求的纯黑色。
暗黑模式到底可以节省多少电量?在此前进行的一次测试中,在OLED屏幕上使用官方应用,一个开启暗黑模式,一个没有开启暗黑模式,结果显示暗黑模式有显著的节能效果:在50%的亮度下,暗黑模式与正常模式相比,可以节省大约14%的电量;当屏幕亮度为100%时,暗黑模式与正常模式相比,可以节省约60%的屏幕所消耗的电量。
暗黑模式还有一些其他优势
暗黑模式除了省电,还有没有其他作用?
我们平时晚上趴在被窝里打开手机App时,总会弹出来一句:是否开启暗黑(夜间)模式?
暗黑模式在弱光环境下非常有用。晚上躺在床上看手机时,肯定是用黑色背景阅读白色文本要好一些,因为白色背景的屏幕发射的光较多,可能会有些刺眼。
当然,在晚上降低屏幕亮度,同时又眯起眼睛来看手机的话,进入眼睛的光就会变少,对眼睛的损害也会相应的降低。
其实暗黑模式还有其他一些优势。它可以改善一些用户对明亮光线的敏感性。比如有“畏光症”的人,明亮的背景光可能会引发其偏头痛,那么此时暗黑模式就可以帮助这些人继续使用手机。还有一些人由于视力问题,他们在深色背景上阅读明亮的文本会更加容易,这也是在暗黑模式流行之前,一些手机上有“反转颜色”这一功能的原因。
根据美国验光协会的数据,散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。而散光患者阅读“白板黑字”比阅读“黑板白字”更难。
尽管许多人在昏暗的条件下使用暗黑模式会感到更舒适,但具体情况还要因人而异。人类天生是昼行性动物,因此大部分人还是更习惯在亮光下看黑色,而不是像暗黑模式一样正相反。
不过暗黑模式是好是坏,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论,只要你用着舒服就好了。(文章来源: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公众号)
相关链接
从“大脑袋”到OLED
在大多数情况下,手机显示屏的屏幕面板主要使用两种不同的技术:液晶显示器(LCD)和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)。
而在这之前,还有一种阴极射线显像管的显示器,俗称“大脑袋”。在阴极射线显像管中,“阴极”其实就是加热的灯丝。加热的灯丝处于真空的玻璃管中,然后加热灯丝产生电子束。而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靠电子束激发屏幕内的荧光粉来显示图像。由于荧光粉被点亮后很快就会熄灭,所以电子枪必须循环地激发这些点。
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,显示器更新换代之后,LCD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,并且一直都是各种电子显示器的主要应用技术。它的出现是显示技术的巨大革新,让我们可以远离“大脑袋”,迎接轻薄的显示器。LCD由许多像素组成,一个像素包含三个子像素(也就是红绿蓝,RGB)。为了激活大量的子像素,每个像素都需要一个薄膜晶体管(TFT),它是一种半导体器件,作为控制阀为各个像素提供适当的电压。然后通过偏振作用改变光的通过量,也就是说在光不变的情况下,它只是依靠改变光的通过量来调节颜色和光的强弱,也就是一种遮光原理。
而OLED的工作原理是使电流流过有机化合物,来点亮单个像素。如果我们在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一个电位差,当电流开始流动时,阴极从电源接收电子,而阳极失去电子。电子使发光层带负电(类似于n型材料),而导电层带正电(类似于p型材料),空穴比电子具有更大的迁移率,因此它们从导电层到发射层会越过边界。当一个空穴遇到一个电子时,就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,因此只要保持电流流动,OLED就会产生连续的光。这样的工作原理使OLED具有很多优点,比如出色的对比度、更鲜艳的色彩饱和度和更高的效率。